
我国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阶段,但疫情带来的心理问题却不容忽视,尤其是经历多次停课、封校、网上学习的用户。据可靠数据调查,我国青少年用户中约有22%的用户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,小用户发生心理问题的概率呈现出逐步递增趋势。
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用户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》,明确提出提高用户心理健康工作的要求。2022年因为疫情的反复,许多被封控在校的用户出现了诸多心理健康问题,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,要尽快搭建和完善提供全方位心理健康服务的平台。
❖ 助力单位承接开展团体性心理筛查业务,落实国家关于开展心理测评相关政策要求
通过平台中的团体心理测评、个人测评档案、团体测评分析报告等功能,帮助单位便捷开展大范围团体性心理筛查。
❖ 整合地区心理咨询师队伍,盘活区域专业资源
系统支持心理咨询师、心理学专业人员入驻平台,提供线上及线下心理服务,有效整合资源,提升服务效率。
❖ 提升单位专业形象,树立同行标杆,增加社会认可度
专业的心理测评服务、心理咨询服务、便捷的服务平台都有助于单位树立行业标杆,提升社会大众对单位的认可度。
❖ 搭建心理健康数字化服务平台,符合国家政策要求与时代趋势
疫情下传统线下心理服务逐级显出局限性,搭建线上服务平台,通过线上服务解决疫情防控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是符合国家号召,也是行业发展的趋势。

心理服务系统采用云服务模式,无需安装软件,即可在线访问与使用,系统由三部分构成,分别为管理后台、用户移动端、咨询师移动端。管理员通过管理后台查看并操作相应功能,用户/咨询师通过使用移动端实现在线互动、科普宣教、咨询与帮助的过程。

管理后台具有设置心理测评、、邀请咨询师入驻,,完善咨询师资料、设置管理员权限等功能,单位管理员开展心理工作,统筹管理心理咨询师队伍的地方。

用户通过手机登录系统,完成单位发起的心理测评任务,可以进行心理自测,学习心理科普知识,在线心理咨询、心理困扰即时倾诉等。用户使用平台可以做到以下事项:
1、线上做心理测试
2、与心理咨询师预沟通
3、进行心理倾诉
4、在线心理咨询
5、发测评报告给咨询师进行评估诊断
6、学习线上课程
7、学习科普文章
8、查看并完成咨询师发布的咨询过程中的家庭作业

心理咨询师入驻平台后,通过手机登录系统,给用户发起心理测评任务,邀请用户参加心理咨询或查看科普文章等功能。咨询师在手机上可以做到以下事项:
1、线上给用户发布心理测试
2、进行心理倾诉
3、在线心理咨询、预约线下面对面咨询
4、查看用户的心理测评报告进行辅助评估诊断
5、给来访者发布科普文章进行心理教育
6、邀请用户参与心理咨询、心理倾诉服务
7、查看来访者的个人档案
8、分享自己专属的宣传海报
心理服务系统采用云服务模式,无需安装软件,即可在线访问与使用,系统由三部分构成,分别为管理后台、用户移动端、咨询师移动端。管理员通过管理后台查看并操作相应功能,用户/咨询师通过使用移动端实现在线互动、科普宣教、咨询与帮助的过程。
系统提供不少于80个心理量表,量表内容涵盖了心理健康、情绪评定、性格特点、学习备考、家庭教育、生涯规划等等。
合作联系
